掛了電話,顧琦鬆一口氣。好歹丈夫沒有像母親那樣反對,她感覺心情輕鬆一點,隻是還回不到跟許婧聊天時那樣輕鬆。
不知道是因為什麽,她的一切困境都沒變,但是跟許婧聊天時,她看到的都是希望,是困境出現後有人會幫她一起渡過,會安慰她沒關係總有更好的辦法。
她想到許婧跟她說的可以在辦公室修一個比較私密可以帶英英一起去上班的辦公室,這種異想天開的主意許婧卻說得真心實意,讓顧琦也跟著相信這件事是有可能發生的,她的生活和工作不一定會更好,起碼會更輕鬆一點。許婧給她的希望就是這些細小的部分。
而丈夫,顧琦跟他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兩個人之間有自己的默契,愛情混雜著親情還有無數的生活瑣事,丈夫對她不會像許婧那樣全是善意全是光芒,丈夫也有自己的情緒和自己的煩惱。關於回去工作這件事,丈夫的反應……其實跟母親很像。都是反問,都是質疑。所以最後即使同意了,也在無形中讓顧琦的心理壓力變得更大了。
接下來幾天許婧每次帶著羅玉蘭來醫院掛鹽水都會順路去看看顧琦媽媽,跟她聊天,順便繼續推銷讓顧琦回去工作的計劃。
以許婧自己的經驗來說,老太太是這樣一種人,你越跟她頂著來她越固執,而且相信外人多過相信子女。所以勸導這件事不能讓顧琦自己說,隻能許婧來。
許婧的策略其實很粗糙,就是見縫插針在陪老太太聊天的過程中時不時提一兩句她們公司和她們的項目。
在票務網站和豆瓣山海經已經有自己的頁麵,下麵還有評分評價,許婧就假裝自己在工作,監視輿情,其實就是借機給老太太分享自己的項目有多少好評多少人喜歡,還有返圖和官方宣傳圖,街道和商場的宣傳圖,看到拍得好的統統給老太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