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第136章 白糖問世

當時顧田相當反對,因為糖汁成晶不易,曆時長達一年半,一旦失敗,就會和遂寧當年的霜糖戶一樣,直接破產。

但趙與芮請他放心,因為他要采用新的製糖術,成功率高,時間短,絕對血賺。

當天周來和陳峰在大鵬山島上安置了一會糖戶,然後跟著顧田一起去了金塘島,不一會兒,趙與芮帶著牛寶也來了。

金塘島這邊已經大大興土木,一麵有工匠和農戶在蓋房子,一麵在耕田種甘蔗。

現在種甘蔗的時間其實已經有點晚,但沒辦法,趙與芮按步就班到現在,才有空組織農戶種甘蔗。

顧田等人先拜見了趙與芮,再帶他看種植現場。

趙與芮一邊看農戶做事,顧田一麵向他解釋。

先把甘蔗去根去梢,埋在土裏(切忌埋在低窪積水的土裏)。在“雨水”節氣(約二三月份)的前五、六天,天氣轉晴時將蔗從土裏挖出,去外殼,砍成五、六寸長,每段保留兩個節。在地上排好,覆蓋少量的土,令其如魚鱗般頭尾相疊。每段蔗上的兩個芽要平放,不能上下錯開,不然向下的牙就很難萌發。芽長到一兩寸長時,需要經常澆灑清糞水;長到六、七寸長時,就挖出來分栽。

栽種甘蔗時要分畦,每畦需寬四尺,挖深四寸的溝,在溝內栽種。大約每七尺種三棵,蓋約一寸厚的土,若土太厚就會發芽減少。待每棵長出三到七個芽時,逐漸培土,每逢中耕除草時都要培土。培土逐漸加厚,蔗稈加高而根莖縱深,可防甘蔗倒塌。中耕除草要及時,不要怕麻煩,澆糞的多少要視土地肥沃程度而定。長到一、二尺高時,將芝麻枯餅、油菜籽枯泡水澆肥,肥料要灑田行裏。長到二、三尺高時,須靠牛在蔗田行內耕作。每半月犁一次地:一次用來翻土並犁斷旁生的根;一次用來掩土培根。九月初時要培土護根,防止砍斷後的蔗根被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