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第96章 膽銅法

“馬家是永平鎮大戶,當地豪強,此人是馬家子弟。”秦東立刻道。

鉛山礦場東邊就是永平鎮,但不是永平監所在(永平監在饒州)。

“周來。”

“末將在。”

“你去把上饒縣令叫來。”

“喏。”

“秦卓。”

“草民在。”

“你派人將本王這封信,送給饒州都大提點張頌。”

“喏。”

趙與芮安排完畢,也不管地上斷腿的諸人,帶著一行人大搖大擺進入礦場。

礦場是露天的,外麵甚至沒有圍牆,老遠就能看到裏麵的景象,不過因為挖了幾百年,裏麵高地不平,坑坑窪窪,所以一般在外麵看不到裏麵的人。

秦卓著帶他沿著礦場轉了會,麵積比較大,露天的至少數千畝,還有很多礦坑是往地下去的。

這個礦的質量相當不錯,到了後世依然是全國第二大的露天礦場,如果有後世的機械,開采非常方便,但在南宋時,還得靠人力,所以才要大量的礦工。

這種一直到後世還是全國第二大的露天礦場,在南宋紹興之後,居然還能把它一度荒廢,可見南宋製度和官員的腐敗。

因為秦卓在幾天前就通知停產,今天好多礦工都站在外麵看著他們。

礦工們衣不遮體,個個看起來和叫化子似的,但大部份都是精壯,不是精壯還真幹不動。

來之前趙與芮以為這裏都是銅礦,到了之後才發現不是。

秦卓向他介紹,礦場南部以鐵為主,北部有少量的鐵和大量的銅,東部隔了一座低山,然後再往東就是鉛礦,所以這邊麵積非常大,礦類也多。

這邊從隋唐朝開始,朝廷一般都是開發南部為主。

此時趙與芮才知道,鉛山礦場,主產膽銅,即把鐵煉成銅。

膽銅是我國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種銅合金。因所用為膽礬水﹐故因亦稱此法為膽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