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宴會回來,又過了兩日,方臨感覺發酵差不多了,事不宜遲,便決心開始。
這日傍晚回來。
晚飯是涼粉,白色透明,呈水晶狀,澆了辣蒜汁,頗為可口。
油燈一穗金黃的火苗跳動,小貓乖乖趴在不遠處,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吃著飯,話著家常。
方母說起辛家:“小雲有了芽兒,日子不大好過,要照顧孩子,也沒個婆婆幫襯,家裏變得邋遢了,我前個去坐,地下、椅子、灶台、床前踏板,好多雞屎,都沒地方下腳……還有,小雲一天到晚趕著給人做衣服,一門心思賺錢,聽說現在做衣服時,有時候還會偷布……”
“小雲姐以前不的,如今跟別人不一樣,要為芽兒考慮,為她往後打算著,也沒辦法。”田萱看得明白。
方臨聽著,稍後,說出了開書肆的事情。
“你是有主意的,可得想好,做生意可不隻是盯著生意本身,好好經營就行,還有黑的白的,不好做的。”方父在碼頭當了這麽久管事,也不是白過的,對府城社會看得明白。
“爹,你放心,我都有考慮的。”方臨說著。
“還要你說?臨子知府大人都認識哩,你忘了你那管事怎麽來的了?咱兒子可比咱們聰明、有本事。”方母白了方父一眼,說道。
“嗯!”方父認同點頭。
若是擱在來到府城前,聽到這話,因為一家之主的麵子,他心裏肯定會不舒服、失落,但現在麽,心態早已躺平,你說‘兒子比你有本事’、‘依仗兒子’,那就是你說得對,說得好像你兒子不是我兒子一樣。
很多情況下,許多事情的苦樂,真就是一個想法的轉變,放下麵子,一念天地寬。
“萱姐,到時你來店裏做飯。”
“好呀!”田萱答應著,想著到時去了,就能有更多時間和方臨一起,自是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