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臨夏

第130章 印刷

接下來幾日,方臨做著最後的籌備。

《三國演義》第一部印刷問題,方臨和徐闊老一道,找了趟那位印刷坊的馮慶基馮東主。

“徐老哥的麵子怎能不給?方老弟你在這我印刷,一律九折。”馮慶基笑著道。

“再低些,八折吧!”徐闊老砍價道。

“這可不行。”馮慶基叫苦:“不瞞二位,若是八折,活字排版、機器、油墨、工人……這種種算下來,就接近成本,沒什麽賺頭了。”

“我也知道,這印刷坊印書,是印得越多,成本越低,可以薄利多銷嘛,畢竟我這是千兩銀子的單子。”方臨忽然說道。

“方老弟,你剛說多少?”馮慶基一下子坐起來,盯著方臨問道,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馮東主不必懷疑,我說的,就是千兩銀子的大單!”方臨肯定道。

是的,他準備拿出千兩銀子囤貨!

——這千兩銀子,他自己的300兩,蒲知府入股的50兩,董祖誥入股的100兩,徐闊老入股的300兩,無息借貸的300兩,留一些改動裝修軒墨齋的錢,剩下全部拿出來囤貨。

當然,公是公,私是私,合夥書肆賬上隻有200兩銀子,剩下的850兩銀子,其中300兩是徐闊老借貸,還有550銀子是方臨借貸。

要說這事,因為方臨自身,還有《三國演義》帶來的附加價值,徐闊老溢價三百兩占了一成五幹股,劉掌櫃溢價以價值三百兩的鋪子占一成幹股,還是五百兩的盤子,方臨自身的300兩都沒用,一文錢沒花出去,就得了四成五的幹股,甚至沒開業,就從中白賺了250兩銀子。

“千兩大單啊,那八折可以。”馮慶基心中盤算了一下,這麽大單子的話,成本還能降下來些,的確能賺不少,尤其是當方臨說後續還要加印,更是喜笑顏開,對方臨這個大客戶熱情備至。

隨後,哪怕方臨、徐闊老說要派人盯著,馮慶基也想都沒想,就是一口答應,一副‘隻要能帶來利益,你們說了算’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