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白借機“甩開”馬文強,迫不及待地走到林楓身後,隨著林楓的動作,念出上麵的詩句。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當李泰白念完,期待下一句詩時,林楓已經轉頭跳過,再寫另一篇詩了。
“嗯?隻有三句?一般不都是四句詩詞嗎?”
有學生好奇發問,立即引來眾多學生湊過來圍觀。
“哈哈,一看你就是讀書讀少了!少見多怪!”
另一個學生顯然與說話之人關係匪淺,忍不住挖苦一句,惹來一對白眼。
“五言詩沒有固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
黃波不忍的看了馬文強一眼,開口將眾人的注意力轉移。
眾人果然將目光聚焦在黃波身上。
如果在場中不算林楓這個異類,黃波就是詩詞的翹楚和權威!
“這首詩情感真摯自然,雖無藻繪與雕飾,但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蘊含著濃鬱醇美的詩味。”
“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縫衣場景,卻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黃波眼神複雜地看著林楓正在奮筆疾書。
他對林楓破壞掉愛徒的計劃有一些不滿,卻也對林楓細膩的詩詞天賦起了愛才之心!
聽完黃波的介紹,眾人恍然大悟。
“這首詩歌風格獨樹一幟,簡約、自然、深刻!用平易近人的語言,勾勒出最深刻的思鄉之情和母愛之情。”
“林楓同學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為何對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和感情世界,觀察得如此細微?”
李泰白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和疑問,他自認為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卻也寫不出如此細膩的詩詞!
何玉屏憐惜地看了一眼麵前的林楓,見他額頭生出一層細汗,忍不住捏起衣袖,擦掉林楓額頭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