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人怎麽就不是本王呢?”
成敬聽得淚眼汪汪,又看主子眼底青黑一片,心頭發酸,噗通一聲跪在堅硬的岩石上,聲音顫抖地說道:“殿下,海賊之亂非您一人之過。開放海禁確有其利,但海賊之患,實乃多方所致。陛下您心係百姓,若非有您的英明決策,大明的百姓又怎會享受到貿易帶來的繁榮與便利?”
“小人雖未讀到過什麽聖賢書,也不識得什麽大字,但小人知道,殿下您是真心為百姓著想。海賊之亂,是他們貪婪作祟,是他們背棄了天理。殿下您若因此自責,豈不是讓那些惡人逍遙法外?百姓們需要您,大明需要您,您不能倒下。小人願追隨殿下,哪怕赴湯蹈火,也要為殿下分憂解難。”
哐哐幾聲清脆的磕頭令吳笙回過神,皆是嘩啦啦地跪下磕頭高喊:“郕王英明!郕王威武!”
自此跟隨朱祁鈺的官兵心態驟然轉變,從最初的懶散姿態到滿腔熱血,見到海賊們不用朱祁鈺招呼,二話不說朝著刀就衝上前。
他們明白,朱祁鈺雖貴為王爺,卻心係百姓安危,不畏艱險,親臨前線。官兵們私下議論,王爺的這份擔當和勇氣,是他們所追隨的。
朱祁鈺的行動,無形中激發了他們的士氣,讓他們願意為保護大明的疆土和百姓,赴湯蹈火。
“怎麽?”朱祁鈺重重的放下茶杯,指著手底下的地方官質問:“我們若是寬恕了殺人如麻的海賊們,誰又替那些無辜枉死的百姓伸冤?難道我們大明的律法,就如此輕易地被踐踏?海賊們犯下的罪行,天理難容,國法難容,你們站在高處職責本王,難道你們就不怕天譴嗎?”
地方官們臉色如豬肝,他們被朱祁鈺的質問所震懾,無言以對,可殺這麽多人,說出去也不光彩,便後退一步提議:“那若是能讓他們悔過自新,是否可以考慮減輕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