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見雲溪不肯通融,也深知自己沒有說不的權利,便開始老老實實地交代起來:
“我前世,是五十六歲過世的,那時大燕的皇帝,早已變成了三皇子,而當今陛下,卻並非壽終正寢。
庸王父子會死在今年冬日,抗擊北狄的戰場上。第二年,虎嘯軍統帥沈義興,割據北疆自立為王。同時,大燕邊境四方強敵入侵。
三皇子正是在這個時機,發動了一場宮變,弑父奪位。
他登基後,為了安撫邊境,派人擬旨,為沈義興補封了一個,可以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又分別給四個番邦鄰國,割讓土地,才勉強坐穩皇位。
但因新皇初登大寶,國庫空虛,三皇子便命各地加重稅賦,久而久之,大燕國變得民不聊生,匪患橫行。
前世我嫁的夫君,是一位武將,後期我們常常聚少離多,正是因為他時常要領兵,奔赴各地剿匪。
若是隻有人禍便也算了,三皇子登基僅僅三年,大燕國便開始出現種種天災,多省出現地龍翻身,旱災之後又遇罕見洪水,瘟疫橫行。
民間傳言,皇帝地位不正,私行有虧,致使天怒人怨。那段時間,舉國之內屍橫遍野,猶如人間煉獄。
盡管大燕百姓過得不好,可權貴們的生活,卻依然不差。京都城內,依然歌舞升平。
地方災情也漸漸的開始被瞞報,畢竟,皇上根本不願意聽到,自己治理的國土中,災禍頻發的事。
又過了三年,大燕國興起一個叫博伊教的組織。很多朝臣家眷都加入其中,後來查出那是一個邪教組織,專門以誘騙少女,虐殺嬰孩兒做祭祀。
但由於涉及人員過多,以至於連續繳獲數年,也未曾滅掉,最後,朝廷隻得放任不管,隨其與大燕國共存。
後來,皇上迷戀上了修仙煉丹之術,開始整日不理朝政。那時,便是時清臣權傾朝野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