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00章 華夏劇變

高衡搖搖頭道:“軍師,呂宋來的僑民參軍熱情高漲,我能理解,但是也不能這麽幹,這裏麵我了解過,有很多工匠、先生、商人等有特殊才能的人,一股腦都進入軍隊並不是好事。”

成子龍拱手道:“是我欠考慮了,還沒想到這一層,這樣,我回去之後,再進行一輪篩選,將他們編成一個營。”

高衡道:“這就對了,竭澤而漁可不好,目前我們的人口還在增加,我們能將陸軍兵力恢複到三個旅的水平就行,算上水軍,四個旅的兵力足夠了,至少,以我們目前掌握的地盤,有這麽多兵力,是足夠了。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生產,造銃造炮,擴充產能,武裝軍隊。”

崇禎十六年的年底,諒山府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首先是人口方麵,隨著吸引人口政策的不斷實施和呂宋拉瓦格僑民的不斷湧入,到年底,諒山府的人口已經達到了近二十五萬人,這個規模遠超當初預計的十八到二十萬。

主要原因是大明局勢嚴重惡化,大量人口南逃,所以難民人數大大增加,兩廣地區的承載能力有限,正好諒山府這邊有政策,還能得到人頭費。地方官府直接一股腦就把難民全部發往諒山府,這才導致了諒山府人口的飛速增加。

二十五萬人口遠遠不是極限,每個月都有不少人口湧入。當然,目前來說對興華軍是好事情,還有大量的土地需要人去開墾耕種,以諒山府的幾個城池和土地的承載力,五十萬人口沒有問題。

對於一府之地來說,人口增長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土地和糧食,隻要土地和糧食夠,那麽人口就會不斷增加。例如明代的蘇州府,巔峰時期的人口達到了兩百多萬。諒山府這種地方當然是不能跟蘇州府相比的,畢竟蘇湖熟天下足。可是五十萬人口綽綽有餘,高衡和成子龍還有軍衙的眾人估算過,如果擁有五十萬人口,他們就能再組建至少兩三萬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