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01章 新銃列裝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矜。一呼同袍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敵寇不顧身!”

崇禎十七年二月初,諒山府城外大校場,一萬多將士排成整齊的隊列,以旅為單位,分為四個大方陣,站在大校場上,扯著嗓子唱著興華軍的軍歌。數月的時間過去,在成子龍和軍衙眾人的共同努力下,興華軍的規模恢複到了戰前的水平,在原有九千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完整的水兵旅。如此,興華軍擁有騎兵、炮兵、火銃兵和水兵,可謂是兵種齊全。

除此之外,高衡還安排了不少教書先生進入軍隊,教戰士們讀書寫字,不說把士兵們一個個都變成能寫能說的秀才,最起碼是在軍隊中進行了一次掃盲,保證每一個士兵都認識基本的漢字。這種文化的教學將會持續下去,一直到所有士兵都成為書寫流利的有一定文字基礎的人。

所以,高衡特意給全軍寫了一首軍歌,取名為文化青年從軍歌,這首歌的歌詞朗朗上口,很快就受到了將士們的喜愛,在全軍傳唱。

一曲唱罷,高衡走上了點將台,手上有了大筆的金錢,興華軍的物質條件穩步提升,首先就反映在了軍營和訓練場上。軍衙組織人力,在諒山府城外修建了全新的軍營,織布工坊趕製了上千頂帳篷,給將士們使用。

原先在城外的大校場也進行了擴建和翻新,建立了不少新設備和新的訓練場地。方便將士們在其中增加更多的軍事技能。今日,高衡將全軍集中在諒山府,除了訓話之外,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隻見高衡對身邊的範玉點了點頭,範玉小跑幾步走下點將台,片刻後又端著一個托盤上來了。托盤的上麵蓋著紅色的布,讓其他人看不清裏麵究竟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