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02章 全副武裝

大校場上,人群中嘈雜的聲音漸漸安靜了下來,顯然,眾人都被新式火銃巨大的威力所震驚。高衡對士兵們道:“這支火銃叫四四式,按照西洋紀年來命名,也算是表彰卜彌格和南懷仁等西洋傳教士的功績。以後隻要是興華製造局生產出來的新式武器,一律以此規律來命名。”

高衡將火銃放回了托盤,又拿起一杆手銃道:“有了新式的火銃,製造局又生產了新式的手銃,這些武器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全部換裝全軍。”

實際上,手銃相對於步銃來說,生產要簡單很多,主要是銃管的生產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原因很簡單,鑽頭的行程縮短了很多,在同等時間下,能鑽出更多的手銃銃管。

四四式手銃,高衡也試驗過了,射程超過三十步,在五十步以內對無甲目標仍具有殺傷力。在十步的距離上擁有極高的破甲能力,但凡是十步以內,就算是三層重甲,也是一樣破開。

所以,綜合考慮,高衡決定先讓製造局生產一批手銃裝備給全軍將士,手銃的生產比較迅速。目前製造局的火銃工坊已經應用了蒸汽機,但隻有一台,所對應的生產線也隻有一條。這種生產線的效能,卜彌格經過測算,在不出故障的情況下,一天可以生產一支步銃或者兩支手銃。

按照高衡的設想,以後最少要鋪設十條線同時生產,這樣工坊一個月就能產出三百支步銃,但這還遠遠不夠。目前,流水線生產對於興華製造局來說有兩個瓶頸,一是各道工序生產速度不匹配,比如生產銃管很快,但是銃機製造很慢,即便是生產出十根銃管,但卻隻有一個銃機,依然隻能裝配一杆火銃。

解決這個問題,製造局目前隻能用笨辦法,蒸汽機應用在鑽管上了,隻要放兩個工匠看著機器就行。剩下的人集中起來全力以赴生產銃機,把銃機的數量提上來。但這終究不是解決方案,唯一的辦法就是投入更多的蒸汽機生產線,將其應用到銃機的生產中。包括衝壓、拉彎、打磨等等工序,將銃機的產量和銃管匹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