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樣呢。”劉德水想出一個辦法,“先前都是我在前麵吆喝,讓大夥兒種這個,種那個,我自己從來沒上過手。村裏人背地裏都說,要是真能賺錢,他劉德水怎麽不幹,竟忽悠我們當出頭鳥。”
陳秀麗還真聽到背後有人這麽說過,她安慰劉德水,“那是你家條件好,兒女都爭氣,也舍不得讓你年紀大了挨累。”
劉德水搖搖頭,“話不能這麽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幾年我的帶頭作用確實沒有到位。”
“秀麗,”劉德水一口氣喝幹半瓶水,“村裏隻有你有種植草藥的經驗,我找你一是和你確認飲片廠的真假,另一個是問你咱們黃泥崗適合種什麽藥材?”
陳秀麗麵露難色,“劉叔,先前我園子裏藥材種得什麽樣你也看到了,雖然我在培訓班學了一些種植技術,但一直也沒實踐過。和你說句實話,先前我去桓清的藥材種植園考察過,就是發現中藥材我一個人整不了,才把重心放在了收藥材上。”
“又要收購,又要搞種植,肯定是不行。”劉德水十分看好種植藥材的前景,不單是陳秀麗飲片廠給了他信心,平時在小女兒那裏也沒少打聽,時代在進步,醫藥的需求越來越大。
“譚寶林菌類種植技術沒得說,中草藥和我一樣是個門外漢,鎮上的技術員,我還信不著他們,你幫村裏想想辦法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零開始太難了,陳秀麗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也沒想到特別好的辦法。
劉德水提醒她,“你剛才說桓清縣的藥材種植園是什麽情況?”
陳秀麗抿嘴微笑,“劉叔,你想找外援,直接和我說唄,拐彎抹角幹啥?”
“哎呀,不知道具體情況,怕你為難嘛。”劉德水樂了。
最後兩人定好,由陳秀麗聯係陳曉明,讓他來黃泥崗考察,幫黃泥崗選定合適的藥材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