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麗打量著林寶山,對方是個精明人,看表情,似乎對這批人參很滿意,但陳秀麗最怕遇到李經理那種人,她和林玉琴兩個人生地不熟,真要做出點私吞貨物的事,就憑她們兩個,恐怕討不到便宜。
“100,200,300,400,500。”林寶山點著托盤裏的人參,“這些按棵算,其他的,按斤,350一斤,如何?“
林玉琴看向陳秀麗,眼神在問,“行不?”
陳秀麗暗暗掐了一下林玉琴的胳膊,佯裝看向外麵的時候,用隻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生意說:“可以,太可以了。”
的確是太可以了,這批參,他們是有數的,按照林寶山的算法,至少要有350萬。
350萬,陳秀麗以前做夢買彩票都夢不到這些錢。
數了整整兩個小時,最後核算完是357萬,林寶山心裏高興,知道她們押車辛苦,直接加到了360萬。
還是藥材值錢,陳秀麗得出結論。
合同簽完,林寶山也簽了支票,這批參就算和她們沒關係了。陳秀麗提出想看看怎麽加工,林寶山想了片刻,答應了。
“沒什麽技術含量,人參這種藥材就是烘幹。”
陳秀麗就想看看,合規的廠家怎麽處理像人參這樣的昂貴藥材。
事實也真如林寶山所說,沒什麽技術含量。工人們先是把品相好的人參,一棵一棵的清洗幹淨,然後掛在烤爐上。
這裏烘幹人參不是用食品加工廠的辦法,也不是用她家裏土方法,而是用燈照。
人參掛在箱子上,烤燈在下麵,一邊轉一邊烤,無需人工再翻轉,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人參根須。
連著照一個星期,鮮貨就變成了幹貨,再打上禮盒包裝。這些原本就屬於精品的野山參搖身一變,身價翻了十倍。
原本林玉琴答應的就是供應禮盒,不湊巧,趕上政策收緊,林寶山沒想到她們能想到用冷藏車的辦法運過來,他誇林玉琴,不愧是林家子孫,有勇有謀,有膽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