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後,趙泓霖又給李卓介紹了下這位徐先生。
徐年,自洞良,曾是前朝年間的一名舉人,身負奇謀才華,因為受到門閥黨的迫害,後來被他招入東宮。
這些年來,一直是他的頭號智囊。
李卓思索片刻後輕輕搖頭。
“徐先生之言隻說對了一半,再下料定竇淵定不會出手幹預東宮書府的推行,而是會采用另外一種更好的辦法。”
這一回複讓趙泓霖十分不解。
“先生,什麽更好的辦法?”
李卓忽然拿出自己的折扇,在太子一愣的目光中“啪”一聲打開,滿臉自信。
“殿下,東宮書府的推行,陛下已經擬旨昭告天下,那就是一定要好推行的。
您不妨想想,若是竇淵這些世家門閥從中阻撓,就是得罪朝廷,觸怒龍顏,即便做的再隱秘,陛下也會明白是何人所為。
最關鍵的是,他們從中作梗,就可阻止此事推行了?無非是拖延一些時間罷了。
一旦傳出去,對他們的名聲也是極大的打擊,花費如此多代價而隻有微毫作用,這些比猴子都精明的人又豈會做?”
趙泓霖聽的緩緩點頭。
“先生所言極是。”
李卓繼續說道。
“所以他們定會采用我說的更好的辦法,那就是也跟隨太子腳步推行書府,而且極有可能是以吳王的名義。
這些世家最不缺的就是人和金銀,到時他們完全可以將書府推廣到各縣,從最基礎的藏書到高深的,比東宮學府更加全麵。
然後取消隻有取得功名之人才可進去謄閱的條件,如此一來,定會比東宮學府更受歡迎,也會讓吳王通過此事,獲得比殿下更多的人心。”
這種情況,放在現代社會很常見,貼切的形容便是惡性競爭。
趙泓霖聽完先是呆住,然後滿臉憤怒和焦急的一把站起。
“先生,如此一來,孤豈非為他們做了嫁衣?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