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在我看來此事的確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李卓平心而論,根據曆史中的經驗,大慶皇帝顯然是畏內強於畏外。
十分類似宋朝,畢竟在他們眼中,胡人再強也是手下敗將,但如果國內武將太強而坐大,他日造反可就真的大禍臨頭了。
“先生何出此言?”
趙泓霖沒想到李卓會這麽回答,不甘心的繼續追問。
李卓原想隨便找個理由糊弄過去,可見他的反應,這樣恐怕是不行,索性就和他展開說說。
“殿下,您的心思我明白,可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帝心。”
“帝心?”
趙泓霖眉頭一皺。
“不錯,就是陛下的心思,陛下身為一國之君,對朝堂的局勢定然是了如指掌。
他扶持吳王於殿下爭儲,一來是為了平衡門閥黨的心,二來也是此計仕子黨於太子您聯合,達到一個政治平衡。
如果現在突然增加軍費,大肆招兵,就等於自己打破了這種平衡,門閥黨定然會強烈反對,如果陛下強行通過。
這些人定然會做出一些事情,逼著陛下收回成命,或者說警告陛下他們憤怒的代價,誰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何種後果。
其二,殿下不要忘了,大慶重文抑武的緣由,說白了,就是為了壓製武將,防止他們坐大後起兵禍嗎,曆史中不乏如此。
況且自古為皇帝者,多少都會放著一些自己的太子,如果陛下同意了增兵擴展軍費,這些人又親近殿下您。
所以陛下的心思,就是要維持這種平衡,起碼短時間內都會是這樣。”
這些話李卓幾乎都不需要思考,曆史中的例子太多了。
身為皇帝,他們最在乎的永遠是自己的皇位,其他的都可以拋到一邊。
當今皇帝好不容易,才打造了這副平衡的局勢,又豈會因為三言兩語自己去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