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泓輿的臉色陰沉如水,他已經許久沒有如此發怒過。
他母親竇太後,是竇淵的親侄女,雙方有著很親近的血緣關係。
否則他現在說話可不是這個語氣。
“王爺,老臣倒是有心反駁,可太子那一番話實在是無懈可擊。”
趙泓輿張了張嘴,臉色憋的通紅。
哢嚓一聲。
趙泓輿氣的將手中水杯,狠狠砸碎在地上,臉色猙獰,雙拳緊握。
“難道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嗎?”
竇淵擺了擺手。
“王爺,稍安勿躁,老臣認為當下我們與其關注太子,不如去關心一下他背後的那位高人。”
趙泓輿神色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他。
“背後的高人?叔公,您此言何意?”
竇淵端起茶杯輕輕喝了口,繼而輕撫胡須,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自從太子上次提議建立東宮書府時,老夫就已覺的有些奇怪。
之後他又在全國舉孝,此番更是提出親自接待使團,並且他在朝堂上的那些建議,都是精妙絕倫之策。
太子畢竟是東宮正統,隻需他不犯差錯,我等想要將徹底扳倒,便已經是困難重重。
更何況近日的舉動,更讓東宮美名揚遍大慶,王爺以為,這些計策都是太子所想嗎?”
竇淵不說,趙泓輿還沒發現這些,此時仔細想想,忽然感覺背後有些發冷。
更多的則是不解。
“叔公,東宮那些人的情況,本王都了如指掌,莫非是詹師府的徐年徐洞之?”
竇淵不屑一笑。
“徐洞之此人雖有些才學,但遠不到這種程度,否則當年老夫又怎會放任他進入東宮。”
趙泓輿猛的起身站起,目光死死的看著竇淵。
“叔公之意,太子背後有我們不知道的高人,近日這些舉措都是他的建議?”
“不錯,此前老夫隻是有些懷疑,而今可以徹底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