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占據關鍵工序的臥加徹底喪失動力,車間一半以上的加工製造被迫停滯,連帶著當前批次的聯軸器訂單也不得不延遲。
可交付節點卡的死,毫無回旋餘地,這是擺在台麵上無法回避的現實。
麥麥提的眉頭,自事故發生以來幾乎就沒舒展開過。
但他還是在隔天一早,就迅速做出了決策。
首先,漢斯和艾麗斯被緊急叫去直接聯係歐洲工廠,加急訂購臥加需要更換的核心部件——尤其是刀塔鎖緊係統及主軸支撐組件,同時申請最快的國際物流通道,力求把停機時間壓到最低。
其次,他指示彼得·德容重新梳理生產計劃,執行臨時工藝替代方案:——對於原本依賴臥加完成精密複合加工的零件,調整流程,轉由立式加工中心配合臥式鏜銑床完成主加工段,再通過大型臥式車床補齊精加工,保證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盯檢、卡控。
所有調整必須嚴格保證設計精度,絕不允許因應急改工藝而犧牲公差與表麵粗糙度。
為此,他特別要求質檢科全天候駐線,重要零件增加一道中檢,哪怕加工節拍拉長,也寧願犧牲部分效率,絕不出次品。
馬文斌對此十分不解:“偏心軸套、法蘭環這些需要動用大型臥式車床的,改成手動走刀加工,如果犧牲點精度和效率,至少能保住進度吧。”
“絕對不行。”麥麥提毫不猶豫地搖頭,“本廠執行的是全麵質量管理體係,產品必須全麵達標。
任何零件的加工誤差,都必須控製在設計規範範圍內,否則就是對自家招牌與零部件生產的褻瀆。”
隨後,他又親自起草了給訂購方的專項通知,第一時間說明設備故障的突**況,並明確承諾:已經啟動緊急修複與替代工藝,不影響最終產品質量,同時盡最大努力壓縮延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