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阪”是高山的隘口。獨庫公路穿山而建,一路要翻越四個高海拔達阪。
鑒於倪女士有高反前科,薑南很謹慎,提前備好了充足的氧氣瓶。之前已經翻過海拔三千二百米的鐵力買提達阪和海拔兩千七百米的圖蘭沙拉達阪,倪女士表示適應良好。
現在的玉希莫勒蓋達阪又是三千二百米,攀升途中兩個老太太說這話就開始氣緊。不用薑南提醒,倪女士嫻熟地拿出氧氣瓶來,和李老太一人一瓶抱著吸氧。
幺妹扭頭看見,鬆了口氣。
“謝謝。”她小聲說,“之前翻山奶奶就暈過,把好心載我們的大叔嚇壞了。”
薑南含糊地應了聲,雙手緊握把手,小心翼翼地貼著隧道邊沿行進。近兩公裏的無照明隧道,行至半途世界已是伸手不見五指,能看清的隻有車前燈照亮的一小片區域。忽而眼前又是燈光一晃,是對麵有車呼嘯而過。
心驚肉跳地駛出隧道,薑南長籲口氣,激動程度不亞於盲人重見光明。
就像從夏天駛入冬天。進隧道前,覆著雪頂的群山還是綠色的。到了隧道北邊,山色變成肅殺的青灰,積雪也近在眼前。
隧道出口有一片停車區,不少遊客都在這裏休息。小房車停下來,給攀爬陡坡後滾燙的水箱降降溫,也讓跳動過速的心髒緩一緩。薑南借了兩件衝鋒衣給幺妹祖孫穿上,要她們下車活動活動。
流動洗手間前,幾個遊客正聚在一起吐槽隧道的簡陋和危險,繼而上升到沿途衛生間又少又髒,加油站和充電樁永遠排隊,還有這條破路,這麽窄,路麵又不夠平整,居然還要收二十塊錢過路費。
“吃相太難看。不過誰讓這幾年新疆旅遊火……哎!你朝哪潑呢長沒長眼睛?”一人正在發表高見,突然被潑濺過來的水打斷了。
幺妹捏著水壺一聲不吭,臉色比對方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