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4年到1984年,獨庫公路修了十年,一百六十八名築路官兵獻出了生命。
年紀最小的十六歲,年紀最大的也不過三十一歲。
李老太的亡夫是七九年沒的,當年二十五歲。兩人青梅竹馬,結婚三年,婚後相處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個月。
“我家那口子是放炮炸山的時候,被飛出來的石頭砸下去的。”李老太已經沒有眼淚了,甚至還有些欣慰,“我問過他們,都說人是一下子就沒的,不咋痛。不咋痛就好。”
她同亡夫敘完話,又領著幺妹清理其他的墓碑,拔拔草,抹抹灰,就像嫂子來軍營探親要照拂戰士兄弟。對兄弟們生前的光榮事跡,也是如數家珍。
“這個是碰上了暴風雪,這個也是暴風雪。這個是雪崩的時候,為了保護推土機。這個和我家那口子一樣,也是放炮的時候出了意外。這個是被洪水衝走的。這個是在築路邊擋牆時被風吹下了懸崖……”
她一個個探望過去,像介紹親人一樣向薑南和倪女士介紹。幺妹跟在後麵,小臉繃得很嚴肅。
小姑娘手裏握著從草叢中采的野花,每探望過一位,她就在墓碑上輕輕放下一朵野花。
在一座墓碑前,她們遇見了陵園的管理員。
“李嬸?是李嬸對吧?”管理員激動地打招呼,“你這個帆布包,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李老太眯起眼睛,很快也叫出了對方的名字:“你這是……接你爸媽的班了?”
“對,接班了。”管理員陪著她們朝前走。
“上回我來的時候,你不是都捧上鐵飯碗了?”李老太搖搖頭,“接了你爸的班,在這裏守著可不容易。”
管理員笑笑:“我可是在這裏長大的。當年我爸我媽剛來守墓的時候,連睡覺的床都沒有,隻能砍樹枝搭床,用麵粉口袋擋被子。那麽難還不是守了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