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眾人各執己見,項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孩子們,請聽我說。從你八歲起,我就知道你不願屈居人下,但我一直教導你要懂得忠義。
如今,老夫恐怕難以逃脫此劫,若我不能回郢城,希望你們能將我的屍體帶回,懇求公子寬恕。如果公子執意要懲罰你們,再決定是否起兵反抗。”
在營帳內,項梁欲言又止,但項燕果斷打斷:“別再多說,否則我隻能大義滅親。”
說完便揮手讓眾人退下。
出營後,項梁麵帶憂色,而項伯卻哈哈大笑。
項莊不解地問:“叔叔為何發笑?”
項伯解釋道:“父親雖然被迫返回朝中複命,但他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我們可以以防禦大乾為借口,收集糧草、兵器和兵馬,壯大我們的力量。”
聽到這裏,項莊也露出喜色。
“妙計,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來發展壯大。隻是擔心大乾會以援助東淩為由出兵。”項莊神情嚴肅地說。
“現在林川無暇顧及我們,即便他勝了,東方四國也會因懼怕他的勢力而不敢輕舉妄動。那時,他更可能去攻打四國,哪有時間管我們?說不定還希望我們與楚王對抗呢。”
項伯笑道。
“萬一楚王放過我們怎麽辦?”項梁擔憂地問道。
“那我們就慢慢發展,幫助他抵禦吳、韓兩國,並逐步擴大我們在荊楚地區的影響力,這樣反而更加穩妥。”項伯自信地回答。
“在這亂世之中,我們該何去何從?”項羽沉思道。
“當前最明智的選擇是放棄宛城。”項伯提議。
“為什麽?”項莊不解地追問。
“吳起士氣正盛,而我們士氣低落,失去了荊州的門戶。楚王既沒有可用的大將,又忌憚我們,所以保住父親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項伯痛心地說。
項羽點頭讚同:“也隻能如此,畢竟再強大的軍隊也無法換回父親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