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溫黎頂著一頭黑眼圈進了辦公室,林越洋看到她立馬湊上前,“師姐,早上好。”
遞了杯咖啡給她,順帶打聽了一嘴八卦,“昨天晚上和男朋友的約會還順利嗎?”
怎麽說呢,男朋友不是男朋友,約會不是約會,也不知道算不算順利。
她昨天回去之後,熬了一整個通宵,到淩晨兩三點才睡下,不巧還失眠了,在**翻來覆去的折騰,吃了顆褪黑色都不管用。
導致現在一閉眼,腦子裏全是一會會議上要展現的數據成果,還有周淮青的那張臉,重重交疊在一起,都快魔怔了。
林越洋悄悄湊在她耳朵邊說,“師姐,我聽說今天來參會的那位來頭可不小,之前在京北的機關單位擔任要職,今年才新調來南城。”
“剛剛院領導過來特意打了個招呼,我們這個研究小組之所以能成立得這麽快,多虧了他的投資和支持。”
關於這個小道消息,她也聽說了。
溫黎所在的這個研究小組研究的方向,在國內相對偏冷門,難度也很大,和前期的投入成本相比,短期來看效益回報並不高。
科研院經費有限,雖然一直都和德國方麵保持著積極地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和接洽,但遲遲沒有動靜,最後能徹底落實,是因為背後有人出了筆數目不小的投資,且是專款專用。
說白了,要是成了,名利雙收,不成,就成做慈善了。
林越洋在旁感慨,“也不知道是誰這麽有眼光,師姐,一會全靠你了。”
前期投資是到位了,能讓投資方持續追加投資才是一件真正值得鑽研的難事。
畢竟有很多項目進行到一半擱置,乃至整個組都被解散的也不在少數。
溫黎對自己不是特別有信心,“聽天由命吧。”
唉,她對拉投資這種事情不是很擅長,對官場、商場上的潛台詞也不是特別敏感,要是搞砸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