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

第91章 創辦講武堂

離開鷹嘴坡後,林羽又去了其他幾個營地。

所見所聞,大同小異。

指揮不暢,訓練脫節,新老矛盾……

這些問題就如同是頑疾,廣泛存在於整編初期的平西軍中。

他不斷解決著各種具體的困難。

調整訓練計劃,更換不合格的教官,調解新老兵的衝突,甚至親自為士兵們講解某戰術動作的要領。

他就如一個不知疲倦的救火隊員。

哪裏有問題,就出現在哪裏。

他的親力親為,極大鼓舞了士氣,也讓將士們見到了侯爺對改革的決心和對軍隊的關切。

可林羽心中卻越發沉重。

他意識到,自己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雍涼十萬大軍,營盤遍布,他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著。

零敲碎打的解決問題,終究是治標而治不了本。

問題的根源,在於合適的基層軍官數量,遠遠跟不上整編的需求。

那些被臨時提拔起來的年輕軍官們,雖忠誠可靠,學習能力也強,可畢竟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威望。

指望他們迅速成長起來後獨當一麵,撐起三三製的骨架,顯然還不太現實。

……

夜深人靜。

林羽獨自一人站在書房的窗前。

月光灑落在庭院中,勾勒出樹木的剪影。

他的腦海中,不斷回放著這兩三天在各個軍營見到的景象。

士兵們渴望變強的眼神,年輕軍官的迷茫與掙紮,老兵們的固執與不甘……

如何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何才能為平西軍培養出源源不斷的,既是忠誠又具備現代軍事素養的指揮人才?

一個個念頭在林羽腦中碰撞和閃爍。

僅僅是依靠從銳字營抽調骨幹,或者在實戰中摸索成長,速度太慢了,代價也太大。

必須有一個地方,能夠係統化、標準化的培養軍事人才。

一個可以統一思想,傳授戰術,錘煉意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