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統一六國

第93章 我們為何而戰?

典禮結束,緊張而充實的學習與訓練生活,也就正式拉開了序幕。

講武堂的課程安排,與林羽最初的設想基本一致,核心就是實用。

摒棄一切華而不實的東西。

三三製戰術,自然是每日操練的重中之重。

教官們不再僅僅是口頭的講解,而是將學員們拉到了模擬地形的訓練場上,反複演練各種情況下的班組協同,排連配合。

從進攻和防禦,到遭遇戰、伏擊戰,再到叢林、山地、城鎮等,不同環境下的作戰要領,都一一進行拆解和實踐。

負責戰術教學的,主要是齊路和幾位從銳字營提拔起來的年輕軍官。

他們雖然理論功底不如蘇儀,可實戰經驗極為豐富,講解起來也簡單直接,往往一針見血的指出學員們在配合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隊列和紀律,也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從最基礎的站姿、步伐,再到持槍和敬禮,每一個動作都被要求做到了極致的標準。

林羽深知。

嚴格的隊列訓練,不僅僅是為了好看,更是為了培養著服從意識,磨練集體的榮譽感,以及在戰場上保持陣型穩定的基石。

負責隊列訓練的,是性格最為嚴謹方正的周副將。

他幾乎是以吹毛求疵的態度,盯著每一個學員的動作,稍有差池,便是嚴厲的訓斥和懲罰。

識圖繪圖與基礎算術,則由柳寬老先生負責。

這對於大多數士兵出身的學員而言,無疑是最為頭疼的課程了。

他們習慣了用眼睛和直覺去判斷距離和地形,如今卻要學習那些彎彎繞繞的等高線,學習用數字去計算行軍速度和補給消耗。

這簡直是比上陣殺敵還要難受百倍千倍。

柳寬老先生倒也耐心,他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結合實際的沙盤和案例,一點點的教。

雖然進度緩慢,可學員們也逐漸明白了這些文縐縐的東西,在行軍打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