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在孟興的護送下,孟府一群戴孝的丫頭婆子簇擁著阿珩上了馬車,將阿珩接到了孟府。
才轉入街道,還未看見孟府的大門,就有一老太太帶著眾人迎了上來。
不消說,那為首的老太太定然是元帥的母親秦太君。
阿珩全以為孟家老太太應該是個需要人扶著的慈眉善目的老人,可今日一見大驚:老太太古稀之年,竟身形如鶴、挺拔如鬆,雖然手裏拿著一隻拐杖,但那拐杖全然不似一個老人的輔助器具,隻好似一種武器。
老太太身後跟著兩三個媽媽以及幾個女侍,個個也都是爽利之相。
阿珩被老太太的氣勢驚到,心下暗想:“阿娘雖然是月離的女將軍,卻從未展露如這老太太一般的氣勢。怪道孟元帥是那樣的虎將——這是虎母無犬子啊。”
老太太上前來,一把抓著阿珩,還未說話,隻看著阿珩懷裏的英靈盒,嘴角一動,就哭了起來。
阿珩跪下道:“老太太,元帥回家了。”
旁邊一衣著華麗的婦人——後來才知是三叔母——上前來勸道:“老太太的身子也尚還沒有完全康複,隻是心急,不肯在家裏坐著等。好容易等來了,又是這般傷心,這可怎麽得了?”說著又扶著阿珩道,“姑娘快起來,在這大街上怎好哭的?我們快回家去吧”
眾人勸說著,攙扶著,簇擁著阿珩和老太太進了孟家的大門。
孟府之景,與昭王府又是一番不同,自不必細說。府中規矩行事,也與王府有所不同。
喪儀上前後呼應的侍從,都如池中群魚,圍繞著阿珩來往照應,飛揚的裙擺晃花了阿珩的眼睛。
喪禮舉辦了三日。到最後一日送靈歸祖墳時,以昭王為首的一行人又送來了陛下禦筆書寫的諡號“仁達”,以顯示皇恩浩**。
阿珩聽見外麵有人悄悄抱怨:“宮中也忒過分,老太爺的‘召烈’、侯爺的‘光武’,光是念在嘴裏就重千斤。元帥是南楚至高武神,怎麽用‘仁達’二字,難道是說元帥太過軟弱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