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珩記得嵐煙教給的孟府人口關係。孟老太太一生養育了七個子女。
按序,大兒孟遠川,封衛王,薨於明和十九年冬;二兒孟知河,虎威將軍,追封光武侯,薨於明和五年春;三子孟會海,才升了中書郎。
大女兒孟朝月,明和皇後;二女兒孟期月,和親北齊,後殉國;三女兒孟朗月,嫁於成國公家。
最後一個幼子孟明山,太爺的遺腹子,因出生得太晚,老太太年邁也無力養育,故而多是大女兒孟朝月親自帶教。
除此之外,孟家自然也有宗親。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昭王妃孟憐敷就並非孟家直親,她並不是皇後娘娘的親侄女。
孟遠川沒有子嗣長大;孟知河也僅有一子一女——大兒子就是孟興,這就顯得孟家老三孟會海兩兒兩女很有福氣。
三四代的關係錯綜複雜,阿珩一時間也認不清楚。老太太叫阿珩在自己房裏住著,因不常出去見外客,阿珩就隻與內帷幾個姐妹姑嫂比較熟悉。
大姐姐孟憐杍是三叔的長女,已經嫁出去,阿珩總也沒見過,就不提她。
二姐姐孟憐栩,她是孟興的妹妹。從長相上來看,她比孟興要柔和得多。
三姐姐孟憐杉是三叔的次女,平常最是嚴肅,別人也都怕她。阿珩覺得她說話辦事有些像自如。
四姐姐其實和阿珩同歲,名叫秦意悠。她是從老太太老家接過來的表親,與王妃憐敷是差不多的身份。隻可惜她的命運更慘些,父母雙亡。老太太可憐這孩子,就接回府中來養著。
意悠的性子最好。在阿珩看來,意悠明事理、得人心,有著與她這個歲數完全不想符的成熟。意悠也很照顧阿珩,若阿珩在孟府有什麽做不周到的地方,都是意悠提點著。
這日,小雨淅淅瀝瀝,清明才過。意悠與阿珩約好,要去尋憐栩一同賞花——隻因孟興進宮去探望孟皇後,皇後賞了些少見的花,以賀他回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