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

第58章 拆摸具

這次金啟綜沒有再質疑。

明朝先是仿製了佛朗機炮,後又在呂宋購入西班牙製造的呂宋大銅炮,如今又引進紅夷大炮。

此外,明軍裝備的鳥銃亦源自西洋火繩槍。

明嘉靖二十七年,明軍收複被葡、日兩國占領的雙嶼島,在戰利品中發現一種新式武器,正是明代引入的第一支火繩槍。

因能擊落飛禽,明代便將火繩槍喚作鳥銃。

起初所見皆為輕型火繩槍,因威力有限且無改進之意,此物竟沿用至**。

長久以來的仿造與采購,使大明官員對西洋火器有了固定看法。

在他們眼中,這些由西方傳來之物工藝精良,尺寸比例恰當,材質厚薄適宜,堪稱火器中的佳品。

正因此,即便金啟保不明所以,也不曾質疑西洋人的煉鐵技術。

(

次日,反射爐及鑄造鐵範的模具均已幹燥完畢,杜寒仔細檢查後,決定先試煉一爐。

上千斤生鐵被打成碎塊投入反射爐,火床先鋪一層木炭,再覆以焦炭,木炭雖對煉鋼作用不大,但鋪設的目的在於點燃上方的焦炭。

兩架用於鼓風的大風箱已安設於進氣口旁,每架風箱旁都有幾名健壯的軍戶,這是體力活,體格不佳者無法勝任。

匠戶們在煉鋼爐前設好香案,案上放著一隻被綁住腿的大公雞,不知從何而來。

杜寒未幹預匠戶們的舉動,由於冶煉技術落後且缺乏係統理論,煉鐵被視為一種神秘之事,帶有些許玄學意味,每次開爐前必焚香祭拜。

一切準備就緒後,許鐵匠走到杜寒麵前,一臉莊重地單膝跪地:

“稟報百戶大人,萬事俱備,是否可點火?”

看著眼前的反射爐,杜寒心中忽感豪情萬丈,他認為這小小的爐子便是開啟現代文明的根基之一,如同硫酸硝酸一般。

雖不起眼,卻承載著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