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開局炸毀寧遠城!

第66章 火炮的威力

鋼板便會慢慢向下彎曲,持續敲打之下,鋼板會在錘子和模具的作用下逐漸向內卷曲,最終形成一根鋼管。

此時將一根粗細一致的圓鐵棒插入鋼管中,圓鐵棒的直徑決定了鋼管的口徑。

隨後便是無休止的重複敲打,直至得到一根合格的鋼管為止。

由於這種加工方式,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帶棱角的鋼管而非圓形的,通常會被打造成六邊形,因為這樣的鋼管更容易固定在操作台上。

整形完成後取出鋼管中的鐵棒即可冷卻,一根槍管便宣告完工。

數日後,在經曆多次失敗後,世界上首支後裝式火藥槍誕生了。

火炮測試並未如想象般震撼,“一炮毀數裏”的誇張說法並未實現,僅是在綠色的田野上留下了幾道泥痕。

在進行最大射程測試時,大家估算其射程約為六裏,遠不及傳說中紅夷大炮二十多裏的射程。

杜寒心中清楚原因,為了不提前暴露火炮的強大威力,他依然使用普通火藥,並刻意減少了裝藥量,因此火力自然減弱了許多。

他的意圖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以他當前的地位根本無法守護住這項利器。

但降低了威力之後情況就不同了,一個需四匹戰馬拉動的小型火炮很難引起他人的重視。

明朝人對火炮的認識仍停留在重量上,認為火炮越重威力越大。

眼前的輕型火炮,即使威力再大又能強到哪裏?

金啟保從未期望這門幾百斤的火炮能超越紅夷大炮,正因如此他對六裏的射程感到滿意。

畢竟那門紅夷大炮價格昂貴,而這門火炮隻是用少量生鐵打造而成,怎麽看都是劃算的買賣。

後裝式火帽槍的測試由杜寒親自完成,此事他並未告知金啟保等人。

金啟保本來就知道杜寒在修複一些鳥銃,他若不問也就算了,問的話杜寒就用這個借口敷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