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自然談及此次封賞,正當眾人暢談之際,孫元化用兩指輕叩桌麵道:“諸位以為,此番封賞是否出於朝廷本意?實則沾了他人之光!”
“沾光?又沾誰的光?為何稱杜將軍為先生?”金啟信已有幾分醉意,說話含糊不清。
“哦……是杜將軍,慚愧,孫某不勝酒力。
事情是這樣的,起初朝廷並未有這般豐厚的封賞,杜將軍僅升千戶,金小參你也不過升一級罷了,難道你不好奇其中緣由?”
明代官場中,慣例稱參議為‘小參’,參政為‘大參’。
金啟信雖職位未變,仍為通判兼右屯督,但被喚作‘小參’卻顯得更有分量。
“此事何解?”金啟信對此頗感興趣,封賞遲遲未至,他亦想知曉內情。
曹文詔平靜如常,隻顧悠然品酒,此事與他毫無關聯,即便毫無功勞也無所謂,畢竟杜寒還給了兩個侄子些許功勞,對他而言已是意外之喜。
這事說起來挺有意思,那位從耀州逃回來的劉伯鏹,想必曹將軍與杜將軍在寧遠時也曾聽說過此人。
當劉伯鏹抵達山海關後,由於他與總兵馬世龍有些交情,並且提議襲擊耀州並斬殺黃台吉,馬世龍便向朝廷呈奏表功。
你們猜朝廷是如何獎賞他的?
說到這裏,孫元化故意頓了頓,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這位劉伯鏹到底何許人也?又是如何獎賞的呢?”金啟保的好奇心完全被挑起,急切地追問。
”劉伯鏹本是耀州的一名生員,他帶著兩百多號人逃回寧遠,這些人都有老有少。
”孫元化說到這兒,用手指在三人麵前晃了晃,”結果朝廷給了他白銀萬兩!還授予他正四品衛指揮僉事的官職,額外加封遊擊將軍!”
”什麽?賞賜如此豐厚?”金啟保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曹文詔和杜寒也十分詫異,沒料到朝廷對這樣一個叛逃回來的秀才竟如此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