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瞬間爆發出熱烈歡呼,起初他們隻是希望通過射擊宣泄怒火,卻未曾料到竟然真的擊中目標,這讓後續的射擊更加踴躍。
至於具體是誰擊中了敵人,除了杜寒等人外無人知曉,大家都以為是有人僥幸命中罷了。
魯之甲注視著這支小分隊的騎兵,雖在同一河岸奮戰許久,但這卻是他首次近距離觀察杜寒的部下如何作戰。
盡管魯之甲並不精通火器部隊的指揮,但從騎兵們的行動中,他領悟到什麽叫真正的訓練有素。
偷襲耀州的戰役以失敗告終,明軍共計2500餘步騎兵參戰,其中1300多名將士,包括參將李承先在內,不幸長眠於河對岸。
負責殿後的劉伯順終究未能幸免,據遊回的士兵描述,在敵軍逼近河岸時,他與其他戰士一同躍入水中求生。
就在即將靠岸之際,他因力竭被湍急的河流吞噬。
殘存的明軍在夜色中匆匆撤離此地,手持火把默默前行,無人提及今日的戰鬥,甚至不願提起一個字。
盡管是在夜晚持火炬行軍,但明軍的行進速度異常迅捷。
天亮之前,隊伍已行進一百多裏,抵達了一片相對安全的區域。
遵照馬世龍的指示,軍隊選擇了一處視野開闊的高地休整,除少數警戒人員外,眾人很快進入夢鄉。
杜寒和他的部下在高地一角紮營,拴好戰馬,鋪開油布在樹蔭下酣然入睡,因為前方無雨,這一覺睡得格外沉穩。
待杜寒醒來時,已是午後。
顯然,這場戰鬥對馬世龍造成了沉重打擊,一路上他寡言少語。
直到下午才下達繼續行軍的命令,當晚才停下腳步,隨後又向前推進了六十多裏。
自昨夜至今朝,這一路安然無事,竟未見到一個清兵遊騎。
直至此刻,馬世龍方緩過神來,招杜寒與魯之甲一同用飯,並借此機會了解昨夜戰況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