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品牌在全省聲名鵲起之際,另一股力量也悄然匯聚——來自外省的目光,正密切注視著陳家村的每一步動作。
這天上午,陳家村村部收到一封特別來信,信封落款是“蘇南江口市農業發展局”,信上隻寫了寥寥幾行字:
“貴村蜂窩模式已在我市廣為流傳,我局希望促成合作計劃,搭建跨省產業協同框架,推動蜂窩品牌在江口市試點複製,請派代表赴江口調研。”
陳鵬飛和曉茹看完後麵麵相覷。
“江口?”曉茹挑眉,“那是蘇南首屈一指的農業強市,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怎麽會看上我們這種山村出來的蜂窩製度?”
陳鵬飛卻神情凝重:“說明咱們的模式真出圈了,這不是一個合作邀請,這是一次機會,一次讓蜂窩品牌全國化的真正敲門磚。”
不出兩天,陳家村代表團出發,奔赴江口市。
一行人剛到,江口農業局局長親自迎接,身後站著的是江口六大重點鄉鎮的書記、鎮長,還有十幾家農業龍頭企業的老板。
局長開門見山:“我們江口人多地多,產品好,但我們缺你們陳家村這種能把農貨賣出去的辦法,缺你們這種‘製度+直播+品牌’的綜合打法。今天請你們來,就是想看看,咱們能不能一起幹一場大的。”
曉茹立刻答:“蜂窩製度不是陳家村獨有的,它的根本是講清楚、簽下去、幹出來。隻要你們也願意講理、願意公開流程、願意簽責任,蜂窩就能在江口落地。”
幾位書記聽得頻頻點頭,當場就定下意向,願意騰出土地、投入資源,讓蜂窩團隊直接進駐江口市,進行係統複製。
陳鵬飛站起來:“我們不光能複製製度,我們還可以用電商平台,將你們的優質產品拉入蜂窩品牌體係,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直播銷售,聯動我們縣的直播基地、物流體係,實現跨省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