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說蜂窩製度不適合城市,那我想問一句——你們有誰住在錦華小區?”
台上正在侃侃而談的專家愣住:“我……我並不住,但我調研過。”
“那你知道上個月錦華小區因為車位分配矛盾,物業和業主打了三場架?知道三號樓地下車庫的監控壞了一年沒人修?知道你們口中‘契約社會’,每次開業主大會都是甩鍋大賽?”
曉茹說完,直接把一疊失敗記錄卡啪地甩在台上,震得話筒都抖了三抖。
“這是蜂窩製度進小區第一周,收集的真實記錄卡——
‘樓道照明維修三次失敗’、
‘物業投訴無人回應’、
‘車位分配簽字作廢,因負責人未按規則執行’……
你們說蜂窩製度多餘?
抱歉,是你們的自以為,讓城市問題被掩蓋!”
全場嘩然。
最毒的一句,她壓軸甩出:
“你們拿著幾十頁紙寫‘如何治理城市’,可一個物業上門推鍋時,你們連一句‘我不同意’都說不出口。”
“我們蜂窩人說——你不服?來牆下說,簽了字,改給你看!”
掌聲從年輕觀眾席炸裂開來,幾十位社區幹部和街道工作人員紛紛站起:
“曉茹說得太對了!”
“我們社區就需要這樣的製度!”
“比那些紙上談兵強一百倍!”
……
當天晚上,“蜂窩製度進城首戰打臉治理專家”的視頻衝上微博熱搜。
標題是:
《農村姑娘手撕城市專家:你寫不出製度,就別罵我們貼牆》
網友瘋轉:
“城裏人裝理性,曉茹直接掀桌子講真理。”
“蜂窩製度不是農村專屬,它是講理人的武器!”
“比聽那些專家廢話有勁多了!”
……
第二周,南都錦華小區正式上線蜂窩製度牆、簽字卡係統、共議流程,開啟城市首個蜂窩共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