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回六零開網店,我帶全家豐衣足食

第78章 檢查數據小組

進入冬月,蜂窩平台迎來了成立三周年的節點。

這一年,全國已有732個村莊以不同形式加入蜂窩網絡,其中235個實現“製度完全自治運行”,112個已具備獨立修複能力,另有87個村自建子平台,開始反哺周邊村落。

蜂窩製度,不再是“新鮮玩意”。

它成了真正的“製度物種”,在全國範圍內自然演化、自我適應、區域化變種。

而這種“係統外自我繁殖”的能力,終於引起了中央更高層麵的關注——

國家治理實驗委員會決定設立“製度自由區試驗帶”。

什麽意思?

用簡單話說,就是劃出五個區域,把蜂窩製度作為“主治理機製”,對照其他地區的傳統治理方式,進行製度對比運行。

而陳家村,毫無懸念,成為西北試驗帶核心區。

這原本是件好事。

但陳鵬飛心裏清楚,這才是真正的刀口。

他站在陳家村新建的製度調度室裏,看著電子蜂窩圖譜一圈圈擴散,眼神卻比以往更冷靜。

“不是咱有多強,是他們終於準備給咱‘上手術台’了。”

張玉英點頭:“這次不比以前。之前是咱自己講、自己錯、自己改。”

“現在,是國家級實驗——他們要看‘你能不能帶一片’,不是‘你能不能自己活’。”

吳凡插話:“這也意味著,咱再失敗一次,不是自己收拾殘局,而是全國都看著。”

陳鵬飛一拍桌子,起身吩咐:

“啟動二次製度排查。”

“把我們所有運行三年以上的製度,重新拿出來過一遍——不看是否‘跑得順’,隻看是否‘跑得公’。”

“隻要有一條製度在使用過程中形成‘利益固化’,立即提出修正提案。”

林璐璐立刻調出平台大數據,幾行分析指標浮現:

•“村務監督製度”滿載運行時間過長,代表換屆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