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承包計劃書一經批準,整個陳家村就像炸開了鍋。
陳鵬飛帶領村幹部連夜召開了全村大會,李曉茹站在祠堂前,聲音清脆果斷地宣布:“各位叔伯嬸子,縣裏已經批了荒山給咱們村,資金也撥下來了,接下來,就看咱們怎麽幹了!”
村民們立刻七嘴八舌起來:
“曉茹,這荒山這麽多年沒人敢動,咱們能行嗎?”
“對啊,那地那麽瘦,又旱又荒,搞不好把咱掙的錢都賠進去咋辦?”
李曉茹微笑著擺擺手,胸有成竹地說道:“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咱不隻靠種地,咱們要搞生態農業園,搞農旅結合,咱的收入不靠單一項目,土地再貧瘠,咱也有辦法讓它長出錢來!”
她接著詳細講解起自己的計劃:
首先,利用蜂窩的品牌效應,從村裏年輕人裏招募主播和講解員,建設荒山直播基地,利用新媒體宣傳荒山改造過程,引流城市消費者;
其次,選擇適合荒山土質的經濟作物,比如核桃、板栗和中藥材,並從省農科院聘請專家技術指導,提升種植成活率;
再次,在荒山腳下建設民宿群,配套建設餐飲、特色小吃,打造一條周末生態旅遊線路,讓城市遊客進村消費;
最後,組建陳家村合作社,每戶村民都能認領土地,入股分紅,建立起長期的利益共享機製,人人有份,個個得利。
計劃一說完,村民們個個興奮不已,紛紛鼓起掌來。
“曉茹啊,咱們村有你,真是祖墳冒青煙啦!”
“就是,曉茹這丫頭不簡單,比縣裏那些專家還厲害!”
掌聲和歡呼聲中,陳鵬飛笑眯眯地拍了拍李曉茹的肩膀:“曉茹,這下陳家村的未來,就看你的啦!”
……
第二天一早,陳家村便沸騰起來。
一大批從縣城購置的機械設備開進了荒山,推土機、挖掘機轟鳴著開始平整土地,村裏年輕人個個卷起袖子,帶頭到山上開荒整地,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