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音冷靜的思考。
她不知道20年代甚至更久後的服裝行業是哪些地方。
就她上一世的記憶,90年代隻有粵省的服裝行業發展起來。
它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能優先獲取最新的時尚資訊。
再加上屬於沿海城市,利於服裝產品的出口貿易。
韓叔叔自是清楚這一點,才在退役後,就選擇去了奧港地區闖天下。
包括現在他的服裝廠都是開在那邊。
所以,她如果走這條路,就得舉家搬遷到粵省。
到了那邊就得一切重來,比如得力幹將,吳芳和李嬸就不可能搬出去。
與其隻身去了那邊,不如繼續走魏承安給她規劃的種植三七這條路子。
但搞種植得需要投資。
投資就得需要資金。
而資金隻能從賣衣服上獲得。
池音想清楚後,向韓叔叔表明了自己的考慮。
隨後大膽的向他提議:“韓叔叔,我想跟你來個合作,我來設計畫稿,你的工廠負責生產,銷售額你你七我三。”
蘇舟驚愕,敢情人家又是生產又是把控質量,這還得加上後期的請明星代言,這些都是不少成本,賣出去得給她三成?
李嬸和吳芳都抽了口涼氣,就動動腦子和筆就獲得三成分紅?
多少都有點獅子大開口了。
池音卻麵色不改。
她能講出這話,就是心中有底氣。
她上一世雖然90年代末就死了,但也經曆了改革開放下的快速發展。
1987年的現在,家家戶戶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溫飽問題上,90年代起就開始購買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在穿著上,更是不再局限於穿著保暖避體。
比如90年代初,遍地都是港衫潮流。
到了90年代中期,又是小眾文化催生的哥特風和嘻哈風。
90年代末又緊跟國際潮流的牛仔,衛衣。
就以上三個不同的服裝變遷,都夠池音利用它完成幾百幅畫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