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春正月,曹操還鄴。天子命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馬超餘眾梁興等屯藍田,曹操使夏侯淵擊平之。割河內之蕩陰、朝歌、林慮,東郡之衛國、頓丘、東武陽、發幹,钜鹿之癭陶、曲周、南和,廣平之任城,趙之襄國、邯鄲、易陽以益魏郡。
此時已經五歲的荀粲卻在鍾繇家中,向出征回來的鍾繇習字,事實上,荀粲已經具有了鍾繇書法形似的這個特征,隻因他不僅在醒來時練字,更是在夢境之中刻苦練字,荀粲在書法上的勤奮,與後世的那些大書法家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荀粲始終沒有領悟出鍾繇書法的精髓,這就意味著他根本無法超越鍾繇的書法造詣,然後自創一家,這讓荀粲心中很不服氣。
荀粲獨自一人練字,此時已是陽春三月末,抬起頭,望向窗外,卻是一片青梅林,樹梢上的青梅已經隱約成熟,想起這又酸又甜的青梅,荀粲的口中不由生出了津/液,倒是有點望梅止渴的意思。
荀粲不過是個五歲孩童,雖然身體中有著成熟的靈魂,但前世的記憶支離破碎,而身體本能對荀粲的影響很大,他耐心苦練了這麽久的字,現在卻陷入了瓶頸,這可真讓他有點心浮氣躁,寫字最忌一個“躁”字,於是他決定去采些青梅吃吃。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飲料之類的東西,所以水果就成了荀粲的最愛了,荀粲走出屋子,來到這片梅林之中,聞著青梅的香味,浮躁的心情不由平靜下來。
自從荀彧致仕之後,荀粲那縈繞在心頭的憂慮也漸漸散去,荀彧雖不在朝堂,卻如同隱相,放下一切的他讓曹操更加信任,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偶爾去垂釣、對弈,真可謂悠閑自在,這讓荀彧覺得退隱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荀粲站在梅林中,有些悲催的發現,自己的身高根本夠不到青梅,看來這下子真的成為傳說中的“望梅止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