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鄒家所有的親戚都跟著一起發了家,象柳氏的娘家,原來隻是四等戶,當初窮的嫁女兒隻能拿出十畝地來,嫁妝全是溜金的,這還是厚嫁呢。可是現在豆腐坊開了兩個,稻田裏也養起了活物,每年隻需要將活物交給姑爺就隻等著數錢吧。
鄒家的小姑娘鄒青華,現如今手中也有一個豆腐坊,每日和丁啟起早貪黑的打些豆腐和涼粉去賣,一年下來也掙了百來貫,又養了兩畝的活物,現如今家中正準備蓋火燒磚宅子呢。
黃家是受益最大的,黃裏正如願以償的辭職了,在家做起了田舍翁,黃家坪的戶長接替了他的職位成為了新的黃裏正。黃裏正現在有了一個新的稱號,叫做‘文林郎
’官位從九品下,沒有俸祿,也沒有品階,隻是擁有了可以直入縣衙府衙不須通報的權利。
他的稱號是黃天青在帝前為他求來的,黃天青在皇佑五年秋闈之時中了舉人,至和元年正月參加殿試,聖人早就對他耳熟能詳,見到真人如何不仔細觀看。又見他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殿試之時侃侃而談竟是麵無難色,引得聖人讚歎不已,又得知他乃先賢張詠之孫婿,更是高看了他一眼,當場點了他三甲榜眼。
瓊苑賜宴之時,官家突然想起自家還欠他一個賞賜,便問他想要何物。黃天青沉吟了一會稟道,想要為家父求一個散官名號。言道家父望子登科已盼了數十年,如今自己如願以償,隻求官家能將賞賜讓給父親。官家一聽高興啊,這天子門生沒白收啊!孝順,而且還知道感恩,當即賜給了黃裏正文林郎之職。
至和元年春季,鄒家莊和黃家坪還有柳林集的人紛紛隨著鄒家一起在稻田養活物。一家一戶交了一貫錢的學習費之後,鄒正達、鄒正業和金小乙三個人分別趕赴三個地方,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統一教授養活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