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拙正在房間裏看黃恬寄來的信。自從五年前她回京探親,閑聊時聽說崖州那邊黎族人善織布一事,便想到在西北開設織布加工作坊,這裏本就盛產羊毛,不但是棉布,羊毛等混合紡織品也是有大大前途。女工來源就更不成問題了,西北民風彪悍,女人出來做工再正常不過。
司徒十一很是支持她的想法。選派了兩百人的護衛隊,送她去崖州一行。帶回來兩個和黎族人混居了幾年的漢人女子。一來二去,在西北開設了好幾家官府扶持的加工作坊。如今,南絲綢、北毛紡之說,已經開始在民間嶄露頭角。
林若拙收起來信,不由歎息。人各有命。好男人不是沒有,比如三叔、比如司徒十一。隻是她沒那個運氣碰上。誰能想到長相美到不行,傲氣到不行,脾氣壞到不行的如玉公子,居然還有成長為好丈夫的一天?真是不感慨命運都不行。
說到這個就想起二哥林若謹。林若謹和陳艾婚後過的也不錯。然而終究不能免俗的有個通房。這也不能怪他,陳艾年紀太小,那丫頭是成婚前就有的。這個時代的風俗就是如此。好在一直未生養,連陳艾都沒說什麽。林若拙自然更沒有插話的餘地。
林若謹考了兩回終於考了個三甲同進士。赫連熙走門路,外放去了江南做知縣。大大的肥差。林若拙認為這是看在陳頊的麵子上。陳大人是工程型人才,雖官職不高,然很得聖心。著實有一些分量。
最有意思的是莫宛如,嫁過去後就跟送子娘娘突然記起了她一樣,接二連三的懷孕,生育一男一女。家事打理的也不錯,陳大人這位工科低情商男本身要求也不高,小日子過的就很是有滋有味。
林家第三代中目前唯有林若愚考中進士,但名次不是很靠前,隨著林三叔和林大伯的回京,他聽從了祖父建議,一樣選了外放,去山東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