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請諸將自我介紹,從邱參謀長開始!”也許是心情受了影響,王庚對自己的介紹戛然而止,坐回了自己的主位!
“上校邱斌,年初剛接任旅參謀長”參謀長邱斌多了個心眼,沒有像平時一樣嚷嚷自己和馮玉祥是奉天陸軍講武堂的同學關係。
“步兵1團團長,上校李鳴鍾!”中等身材濃眉大眼的上校李鳴鍾站了起來,這廝今年三十歲,是馮玉祥五虎中的首席愛將之一,和步兵2團團長張之江一起並列老馮前期的兩大助手。
李鳴鍾當年雖然沒有參加“武學研究會”,卻是和馮玉祥一起參加了灤州起義的主,後來老馮領著16混成旅入川時,成立的模範連連長用的就是李鳴鍾,而蔣鴻遇劉鬱芬等不過是模範連教官而已。
“步兵1團團附,中校孫福田!”瘦削的團附孫福田今年也不過三十歲,是馮玉祥在第二十鎮“武學研究會”的基本班底,也參加了灤州起義,能力雖然中庸,人緣卻不錯。
這時代團附這個職位可不是什麽團部副官,一般上校團長,中校團附,團附基本職責就是副團長,為嘛這時候不叫副團長,因為北洋早期部隊不設副職。
北洋時代部隊主官沒有副職還是老袁起就實行的規矩,這也是為了防止副職對部隊主官形成威脅,而且北洋的師以上的主官往往要兼主力師的師長,師長則常兼主力旅的旅長,目的就是避免軍權旁落。
“1團1營營長,中校孫良誠!”今年24歲的孫良誠血氣方剛,身材雖然不出挑,一張臉卻長的英氣勃勃,前世這廝的部隊日後在西北軍中素來以鐵軍聞名,能打硬仗,當然,這廝朝秦暮楚腳踏幾條船也是出了名的。
看到孫良誠,王庚第一個反應是這廝長的酷似當年電影《大浪淘沙》時裏頭那個老大哥的樣子,顯然這廝是塊帶兵打仗的料子,怎麽加強組織紀律性這事看來是日後調教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