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赤唐

第十九章 青讖(一)

春氣著山萌秀色,和風沾水弄微瀾。三千世界笙歌裏,十二都城錦繡中。

天寶年間的長安,確是繁華似錦,笑靨如歌。

務本坊國子監內,已是挨了一日光景的李張二人終是聽到了下學的鼓聲。

匆匆用了晚飯,已是入了暮。換了一身短打便服的兩少年,在小廝阿福的伺候下,相約“樂遊賞月”。良辰美景,月華如練。在眾同窗學子豔羨的目光下,二人迅捷的跳上預先訂好的馬車,踏著滿地霜華一路“行歌”而去。

須臾的工夫,二人便來到這座長安城中著名的賞春原坡前。隻是離了清明十日,原本遊人如織的樂遊原(注1)就變得清冷起來。兩少年卻無什麽賞春踏遊的興致,龍行虎步之間便爬上了這座原坡。張延基大口喘著粗氣,額角上的汗珠在暮春晚風的吹拂下醞的冰涼,直激的他打了一個寒戰。

“括兒哥,這樂遊原晚上還真冷啊,我們穿的這麽單薄不會沾了濕氣染上風寒吧。”雙手抱肩半咧著嘴,張延基小聲嘟囔著。

沒有理會好友的抱怨,李括徑自向前走著:“別多話,穿的那麽繁縟一會怎麽行事。”

“哦。”張延基耷拉個腦袋,緊緊跟在李括身後。

除每年上元佳節外,長安依律實行宵禁,樂遊原亦不例外。但這宵禁僅僅針對的是平頭百姓。世家貴族,皇親國戚自不在這禁止之列。工部侍郎大人的大公子與國子監同窗踏春賞月,確沒有哪個不識趣的會上前盤問掃興。

青龍寺始建於前朝,雖曆經隋末戰亂但並未受到大的波及。本朝定鼎之後,曆經太宗,高宗兩朝修繕,青龍寺已成為長安城中數得上的大寺院。據說這裏的簽很靈驗,每日清晨都會有大批長安百姓前來許願求簽,一時間香火鼎盛,繁榮如斯。

入夜的青龍寺卻似一座入畫的小刹,褪盡了俗世的繁華。古木陰森,鳥聲稠雜,間或有一兩聲梵唱從寺中傳出,伴著昏暗油羊燈的點點光亮似在訴說朝代更迭,世事變遷的興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