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沉。翠袖倚風縈柳絮,人生有味是輕歡......
出了長安城不遠,便是一望無際的田莊。輕柔的和風吹過,蕩起層層青綠色的波浪。初雨方歇,長安城外的麥田多是披上了一層明麗舒雅的新衣,伴著青泥淡淡的芳香,直是叫人酥軟了筋骨。
離官道不遠的小徑處,三兩位長安城中的官老爺偷得半日清閑,策馬出城朝自家渭水畔的莊園而去......
今年真得落了個好年景,才一入春便接連下了好幾場酥雨。龍王爺賜了恩,麥子都泛著層層油光,直樂的陳寶貴兒合不攏嘴,幹脆背著個犁鏟興衝衝的坐在了地頭哼起了小曲。關中這千百裏土地就是比別處金貴,雖然分到自家頭上比別處州縣少了那麽一畝三分,但有句老話怎麽說的來著,“山高皇帝遠,歲貢兩皇糧”別看他們多分了那幾畝薄田,但除了交予朝廷的皇糧還要備齊縣令大人的份子糧。要是少了一斤半兩,保不準會被拘到衙門裏按“蔑視王法罪”來上一頓“竹筍炒肉片”,再像死狗一樣拖拽出去。
京畿之地,天子腳下。縣令大人再大能大過長安城中端坐龍庭的那位皇爺去?便是縣公大人膽兒再大,也不敢領著衙役帶著枷鎖去自家田頭兒私征口糧。若是被哪位官爺撞見了,寫一封信紙兒送至皇帝陛下麵前,縣令大人還不得腦袋搬家。那些官老爺啊,雖說心腸黑了些,但賠本的買賣卻不會做。守著那一頂京畿的烏紗,一年有多少銀錢進項,何必摳著自己那一兩口糧食不放。
長安城中貴人多,連帶著郊外的田地都沾了光。糧米菜蔬販送給城中的大酒樓,比賤賣給鄉戶人不知要高上多少倍。要是趕上年景好,不但能衣食無憂,還能攢下銀錢進城到綢緞莊裁一匹彩布,給自家婆娘添置一份新衣。自家那兩個禿小子也快到了懂事的年紀。陳寶貴尋摸著讓老大呆在自己身邊幫襯,將老二送到城中典當鋪做學徒。若是升為正式坐堂的夥計,不但一月有一吊肉好的份子錢,歲末還有東家賞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