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的天氣漸漸入了暑,長安城的百姓們早已去了防寒的層層袍服,換上了清爽的坎肩短打三三兩兩閑坐在茶館中閑談家長裏短,暢聊宮闈密事。雖是剛至六月,但驕陽卻毫不留情的炙烤著大地,灑落在青石板上的酒水不一會的工夫便被蒸成了一縷水霧,氤氳中帶著一縷醇香。路邊賣酸梅湯的小販可笑開了花,一枚銅板一碗的冰飲最是消暑解渴,不論你是富貴人家的少爺公子還是謀生街巷的苦哈哈,誰又掏不起一塊銅板呢?按行裏的人說啊,這叫生津(金)進財,圖的是句吉利話兒。大戶人家的老爺們自是不願上街遭那份閑罪,倚坐在後院藤椅上喝著仆人雙手奉上的冰鎮酸梅湯,直爽的人筋骨清涼。要說大明宮中那位聖明天子,則是早早和貴妃娘娘搬到涼爽的興慶宮中納涼避暑,享用著從嶺南千裏運送來的荔枝,美人倚懷,才子伴側。這滋味,可是人間極樂。
李括已漸漸從“奉命成婚”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有了周無罪這個新朋友,生活頓時多彩了許多。這些日子來,在這個小胖子的暗助下自己已經漸漸明白成為一個隱士所需要的東西。堅韌不拔的意誌、低調謹慎的性格以及絕對服從的態度。夫子遊曆歸來後,在這個小師兄的引薦下,李括拜見了這名鴻儒。出乎少年意料的是,夫子對自己很滿意,竟然直接讓他進入考核階段。當然,就像無罪所說的,生活中的一切自是照常。該讀書的讀書,該跑馬的跑馬,該賦詩的賦詩,該品茶的品茶。至於是考取功名,還是入伍行軍則完全在於自己的意願。
由於之前答應裴行辰參加馬球比賽,故而李括每日下午都會抽出時間與同窗出城練習。周無罪這小子雖然滿身肥肉,卻也喜歡這大唐的國球,一番威逼利誘下自然與李括同進同出。不巧有名貢生家中突遭橫禍,遠在蜀中的阿爺暴卒,慌亂之下趕回劍南奔喪,這一來球隊的隊員便少了一名。雖然無罪極想替補出場,無奈麵上不是貢生的身份隻好憤憤然作罷。李括自然想到了摯友張延基,一番邀請下張家小郎君拍著胸脯保證定會不負眾望,讓節度的牙兵連灰都吃不上。張延基的騎射在長安城可都是出了名的好,李括自然分外欣喜。一時間,二人間的隔閡芥蒂徹底消除,又恢複到從前親密無間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