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張守瑜舉薦了二十幾名河西軍的老兵來到銅武營中幫忙,李括千恩萬謝的收下了,根據他們的能力特長分別委任為隊正、隊副、錄事、參軍等低級別的官職。對於張守瑜,少年有一種亦師亦友的感激。張大哥雖然在河西軍中極有威望,卻絲毫不會借勢壓人,相反總會在少年最覺無奈的時候伸手幫襯一把。
做上這個果毅都尉之後李括才發現所做的官職越大,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越多,自然而然的,遇到的麻煩就會越多。不似跟自己摸爬滾打,出生入死的神策軍弟兄,隴右戍軍多是些桀驁不馴,目中無人的兵痞。這些老兵油子絲毫沒有將年僅十六歲的都尉大人放在眼裏,隻是礙於品級尊卑,維護著最基本的一種秩序。
李括卻是沒有立刻發作,他不動聲色的將神策軍的弟兄提升安插在軍中要職,靜觀其變。這些兵痞卻如何是好對付的角色,在幾個刺頭的帶領下,主動挑釁生事,企圖製造嘩變將新任都尉大人逼走。可誰知,正當這些兵痞蠱惑人心,大放厥詞時,突然從四麵衝出早已咬牙切齒的神策軍弟兄,將他們按倒在地,就地擒拿。都尉大人稍稍審問後便將這些刺頭交給了明法參軍。參軍大人按照大唐軍規將這些挑釁鬧事者按“不敬長官,聚眾鬧事”的罪名一一判了七十大板。一番“木須炒肉片”後,這些外表堅毅的漢子紛紛哭爹喊娘,大聲向都尉大人告罪。
軍中那些不服的兵痞見都尉大人出手如此狠辣,紛紛收起了不滿,認真的訓練了起來。自家都尉可是出自西京長安的大人物,見識深遠。他老人家在看到隴右老兵慵懶的生活作態後,下令全營整飭軍風。在一旅旅帥張延基、二旅旅帥周無罪以及新提拔的幾名隴右老兵的帶領下,每日圍著校場跑上二十圈,風雨無阻。最為可敬的是,都尉大人會領頭跑在最前麵,這樣一來,那些想偷奸耍滑的老油條便不好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休息。自家都尉大人那麽金貴的身子都能陪著大夥跑操,自己卻偷起懶來,哪個地方都沒有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