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西側的糧倉處已是一片火海。大股的黑煙打著旋剛剛升入雲霄,複又隨著氣流朝四周漫開。濃烈的火硫味順著勁風飄散漫展,在十幾裏外扔嗆得人直流眼淚。
李括率著兩百唐軍趕到此處時,這個吐蕃軍的糧草後備重地旁竟然沒有一人守衛。少年揮了揮手,命令弟兄們往吐蕃軍糧包上裹一層厚厚的氈子,又澆了一桶桶火油。一支點著的火把扔到了堆滿糧食的倉室中,瞬時引燃了熊熊大火。火苗越漲越高,似一個隨風躍動的魔鬼般扭動著身軀,將眼前的一切物體吞噬。
不過令李括頭痛的是伏俟城守備羯於闡在唐軍破城時就得到了消息,已經從後門率眾逃跑了。
“該死!”李括出奇計奪下伏俟城為的就是不走漏風聲,全殲城中守軍,誰知即便這樣還是放跑了羯於闡這個老狐狸。放跑他倒不要緊,關鍵大非川、大通穀一代的守軍很快就會得到消息,到那時吐蕃人前後夾擊,眾人可還有逃離升天的可能?
“去叫濮大錘、張延基、周無罪速速帶所部兵勇來城西集合!”李括衝一名親兵吩咐了一句,無奈的揉了揉額頭。現在看來,伏俟城肯定不能再呆,那麽到底該從哪個方向逃離呢?
伏俟城北麵就是大通穀,用不了多久那邊的守軍就會得到訊息,自己六百個弟兄若想招搖而過怕是絕無可能。至於從南走則要翻越大非嶺,繞道從定戎城回到隴右。這樣一來雖然避開吐蕃戍軍較為容易,但所走路程將大大增加,自己還帶著那麽多解救的隴右女子,她們可能承受山嶺跋涉之苦?
不一會,張延基、濮大錘、周無罪等心腹便帶著所部兵勇趕到了城西。李括衝大夥兒攤了攤手,長歎一聲:“糧倉我已經燒了,想必吐蕃人得為軍糧費一陣子腦筋。不過,我們得快點離開這裏。伏俟城守備羯於闡已率殘部從後門逃離,說不準何時這青海西畔便會集結大量的吐蕃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