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靜靜瀉在海麵上,漾出一抹渾圓的浮影。夜裏的青海便有如一塊溫潤晶瑩的巨大寶石,平靜柔滑,安詳恬靜。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無限。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望著黑漆的海麵,李括長歎一聲,思考著下一步的打算。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將會在青海東北側靠岸,從而避開大通穀一代的吐蕃守軍,經由神威城返回隴右。想到神威城,少年心中豪情頓生。就在去歲,哥舒翰大帥合理調度兵力,在青海東北角築建了神威城,並任命遊擊將軍高秀延為守將,率領三千隴右兒郎堅守其中。這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卻是觸動了吐蕃人敏感的神經,大非川總督達紮路恭大怒,命論泣讚率一萬烏海本部兵勇加上五千吐穀渾新兵圍攻神威城。可是高秀延也非等閑之輩,合理利用地形優勢堅閉城門,拒不出戰。(注1)
神威城建在高山險嶺之中,比長城堡還要易守難攻。吐蕃人雖然人數眾多,但由於地形的緣故卻占不到絲毫的便宜。久攻不下後,統帥論泣讚丟下三千多吐穀渾傭兵的屍體下令鳴金收兵。
這下李括對高秀延的印象大大改觀,起初少年隻以為他是倚仗身為安西大都護的族叔高仙芝的威名,才混得這麽一個高位。現在看來,這家夥倒是真有兩下子!
一直以來少年都不明白,為何哥舒翰大帥會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在青海東畔修建這座神威城,經過這次奇襲伏俟城後,他才恍然大悟。吐蕃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往往是一個部落裏的精壯男丁應征從軍,全族老少皆放牧以作後援補給。但吐蕃西北部高寒,可供牧羊的地方很有限,而這青海沿岸的草原便是放牧的黃金地帶。倘若唐軍在青海畔建有堅城,便可以隨時乘船橫渡青海,截斷吐蕃人的補給。這樣一來,便從源頭扼住了吐蕃蠻子的咽喉,占據了河湟會戰極大的主動,吐蕃人如何會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