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正月就過去了,青竹聽聞夏成也進了學堂啟蒙,心想隻要他不辜負母親一番苦心教養,有幾分天資的話,以後也能讀出個人樣來。
二月十五是項少南進場考府試的日子,由於府試要去縣裏考,所以決定二月十三這一日便帶了少南上縣裏去應試。
這件事對於整個項家來說是件天大的事,倘或少南中了,也就是說算得上是個童生了。也就是說,可以進入下一步的院試,院試考中的就是秀才,進而鄉試的舉人,算是功名的起點。
陶老先生一直覺得項少南天分不錯,所以一直都高看他幾眼,認為少南以後的成就會在左森之上。所以還特地跑到項家來,對少南囑咐了好一番,少南感激不盡,又給老先生磕了頭。
永林也親自走來,給了三兩銀子,說是用於少南去考試所用,不免摸著他的頭笑說道:“我們項家也會出個官老爺,我也沒養個兒子,所以將寶全部押在你身上,可得仔細著考。等你的好消息。”
少南靦腆笑道:“小叔叔這番話倒讓侄兒不敢當。”
“有什麽不敢當的,我們項家就你一人在念書。可不是一大家子的希望嗎?”
十二這一天,家裏備了兩桌粗陋的家宴,送別少南和永柱。這陣勢活像他要去參加鄉試一般。雖然前麵他已經考過了縣試,可還是忐忑不安,突然一下子覺得身上的負擔重了不少,心想要是考壞了怎麽辦。
白氏讓青竹給少南包了套加冷的夾襖,一雙棉鞋。烙了八個餅子也一並裝上了,煮了四個雞蛋,這是預備在路上吃的,皮囊裏已經灌了滿滿的一壺水。從這裏出去要到鎮上才能雇到去縣城的車,聽說要耽擱大半天的時間。那麽遠的地兒,青竹也還沒去過,因此是沒多少的地理概念的。
少南自己收拾了個小書箱,筆墨紙硯,幾部常翻的,可能要考的書,盡管他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但帶在身邊多少能給自己增加點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