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當陰陽先生的那幾年

第一章 黃米飯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為的作非。你是不是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奇怪,聽上去有點像是“崔作廢”。其實我也對這個名字很不滿意。但是按照家譜上起名字的排序,我這代正好犯了一個“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沒什麽文化,聽說給我起這個名字的時候著實讓他們頭疼了一陣子。後來還是我父親靈光閃現拿出了一本字典,說是翻到哪頁就用頭一個字當我的名字。說來也巧,翻到的那頁上的頭一個字正好是個廢字。這時我的母親不幹了,誰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廢”呢?她充分的體現出了東北女人的彪悍,說什麽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就這麽作廢了。

於是我的父親妥協了,他指了指同頁的一個非字對我母親講,那咱大兒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長大後能有一翻非凡的作為。我的名字就這樣被草率的定了下來。

接下來我要給你們講的事,你們完全可以當成故事來聽,不用過於認真。

我的家鄉叫龍江,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周邊的一個小縣城。聽我爺爺講,龍江縣以前叫做朱家坎。正所謂廟小妖風大,鎮小是非多,就是這樣的一個鎮子,旁邊的林子裏居然還住著一夥胡子。家住在東北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胡子是什麽,就是土匪,具象來說就和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差不多,現在這邊還留有以前炮樓改建的水塔。往往戰亂的時候就是怪事最多的時候。很多民間傳說都是出自那個年代。比如這個我爺爺年輕的時候的事情。

那年我爺爺二十八歲,東北的冬天能凍死人。現在還好些,可是聽爺爺說,以前的冬天要比現在還要冷上個好幾倍。不是有那句俗話麽,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好像是出門解手都要拿個小棍兒,邊尿邊敲,要不然就會凍上。當然這都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我們這邊臘八沒有喝臘八粥的習慣,說實在的,我長這麽大都沒有看過臘八粥長啥樣。我們這邊臘八的時候吃的是黃米飯,又叫黏米飯,就是那種黏黏的分不出粒兒的飯。沾到下巴上感覺很恐怖。如果留胡子的人吃更是沒法想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