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鳳還巢

第十六章 驚情

長樂宮的禦田約有四十餘畝,分成八個小區,種植稻、黍、稷、麥、菽、麻、桑和蔬菜。

並不是所有的帝王後妃都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事實上,承漢皇朝的皇帝和皇後,比我想象的要勤勞很多。天子、帝後和朝廷官員都有“勸農課桑”之職,為了給天下臣民做出儀範,長樂、未央、建章、明光、桂宮、北宮都開有禦田。

一個勤勉的君王,開春的時候,多半都會根據欽天監擇出的授時吉日,在長樂宮的禦田裏召集近臣務農半日,親自扶犁開耕,以身垂訓。而母儀天下的帝後,除去女紅中饋、詩書禮儀、經文雅樂這些女子必修的才藝以外,一定還要懂得種桑養蠶,割麻織布——她可以不親手做,但她一定要懂。

在做為皇朝政治中心的三大宮裏,以長樂宮的禦田占地最廣,耕種的作物最具代表性。曆年春耕勸農,皇帝和公卿後妃都是在長樂宮行開田之禮的。

而這位羌良人,在還不能正式入住長樂宮時,就得先帝允許,在禦田西南膏腴之地割取一塊出來,專門為她建造溫室,她當年的恩寵之盛,實在令人驚心。

我遠遠看見幾株高大的滇樸和無數黃槐圍繞掩映下的溫室,頓時一喜,快步走了過去。

此時正花木蕭疏的季節,可這以滇樸為外圍,黃槐為籬笆的溫室,我靠近前去,入得眼簾的盡是青蔥,粉白嬌紅。

那藤蘿蔓草圍繞的廊蕪延伸入內,裏麵溫暖如春,大花田菁、海芒果、扶桑、鳳凰木、佛肚樹、構樹、葫蘆莖蘇鐵等滇國的植物錯落有致,這麽豐富的物種,生長在本來絕不能相容的環境裏,竟也一派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這哪裏僅是一個物種單調的溫室?這分明就是個搭配得妙到顛毫,容不得絲毫被損的植物群落!

這樣異地別生還能如此興奮的植物群落,怕是現代那些術有專精的專家也未必建得出來,以現在這種科技條件,能將它造出來的人,可真算得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