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讓我先介紹介紹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吧。
我們學校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塊平地上,沒有圍牆,四麵八方都有小路進入校園,主路倒是有一條簡易公路,主要是為了方便外來車輛的進出。教學樓也隻有一棟兩層樓的舊樓房,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教師辦公室及學生教室都擁擠在這棟狹小的教學樓裏。
這棟教學樓好像很久都沒有整修過了,好幾副門框都已損壞,門板上大都用橫七豎八的木條和木板打滿了補丁。牆壁脫落,牆上處處是大大小小淺淺深深的不規則裂縫,經年累月,拋灑一個個曆史難解的問號,經冬曆夏,鋪陳一幅幅飽經風霜的圖畫。
教學樓的地麵也凹凸不平,到處是因歲月長久風化而蹦出來的劣質水泥小石子,掃了,又有,掃都掃不完,就象癩子頭上的虱子,總也捉不盡。
在兩邊牆的窗戶上,幾乎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玻璃,窗扇上大都蒙著一層又一層原本潔白透明因年代實在太久遠而逐漸變成了暗黃深黃的塑料薄膜,上麵還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塵土,在艱難而勉強地做著遮擋風寒的努力。
教學樓前是一塊空地。我們學校沒有正兒八經的操場,當然也就沒有田徑跑道,沒有沙坑,單杠,雙杠之類的體育設備設施,學生的課餘活動場所就僅限於教學樓前的這塊巴掌大的空地。
學校要組織什麽大型活動,譬如召開體育運動會之類,恐怕就隻能借人家的操場去進行了。不過這樣的機會可能少之又少,或幹脆就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活動安排吧。
這塊空地的東邊栽了一根四五米高的楠竹,是作為旗杆,升國旗用的。為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局要求每所學校每個星期都要升降一次國旗,這是事關學校教育的大事,況且早已形成一種製度。學校自然得嚴格遵照執行,是一點兒也含糊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