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寒兩人尋了半天,這趙博文與楚留情兩人卻不見蹤影,也不再尋,打算回府。
李明濛對金陵熟悉,走到前頭領路,這一次卻沒有走大街,專挑一些小巷小路捷徑。
幽深曲直的小巷,腳下是那飽受了千年風霜的鵝卵石,巷子兩側圍牆,垂繞著一條又一條的苔青雨痕。
白牆黑瓦,雕花窗,不時可見百姓人家燒菜做飯升上屋頂那嫋嫋的炊煙,繚繞著漆黑的屋瓦。
陽斜人歸,淳樸的小販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挑著菜籃子從身邊插肩而過,慈祥的老人坐靠在門前曬著悠閑,孩童在巷中追捕嬉戲,好鬥的雞犬相爭之聲添上喜悅的氣氛,還有督促孩兒歸家的吆喝聲。
徜徉於寧靜與淡雅的古巷中,沐浴著市井中的祥和與溫馨,易寒與李明濛身上庸俗的氣息與這一切格格不入。
易寒心神意動,忍不住吟道:“綺窗平戶濃蔭滿,繞砌苔痕青遍,一霎光陰驟變”。
李明濛笑道:“易兄詩興又來了”。
易寒微笑道:“情不自禁,若是能住在這種地方也算是妙事”。
李明濛道:“你不常來,自然感覺新奇,時間長了便會膩味,想念那樓榭亭閣,林木蔥蔥,百花爭豔的大院”。
穿過小巷,前方豁然開朗,楊柳依依,池塘泛著綠波,成群結隊的鴨子遊在其中,一間木屋小院前的一塊空地,車馬盈門,不少儒生打扮的男子圍在一起,市井俗夫也來湊熱鬧,喧嚷聲從遠傳到兩人耳中。
李明濛好奇道:“這破落小院前怎麽有這麽多人,我們去瞧有究竟”,易寒點頭。
眾人熙熙攘攘正聊著什麽,好像跟棋有關,易寒兩人肅立一旁,豎耳聽著,因為人多,倒也沒有特別注意來了兩位年輕公子。
議論的內容好像是圍繞著人群中間一位白衣粉麵的年輕公子,看著有幾分儒雅,透著英氣,神情傲慢正與身邊一個灰色男子低聲說著什麽,看那灰色男子一臉恭恭敬敬,看來是他隨身仆人,揣在樹上那匹白色的好馬,裝飾馬鞍,均屬上品,想必就是這白衣公子的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