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譚弘的師爺,秦修采沒有什麽實際的指揮權利——如果有的話說不定他就真湊出人手守衛大營了。但是秦師爺畢竟大家都認識,譚弘的手下對他的聲音也相當熟悉。當秦師爺宣稱數萬明軍已經出現在戰場上時,勉強撐著的譚弘餘部就徹底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之前譚弘還竭力向士兵宣傳對麵的敵軍不過是一群散兵遊勇,比己方更加疲憊、更難以持久,對此將信將疑的士兵為了安慰自己暫時選擇了相信,可現在他們卻聽說對方不是什麽潰兵而是大隊明軍的一部分,至於這些軍隊是如何繞過他們的封鎖線的?士兵們不知道譚弘如何部署封鎖線的,也沒有餘力去思考這些。
當初周開荒得知秦修采身份後不久就得到後方傳來的通報,說譚弘依舊在負隅頑抗,要周開荒視情況予以增援,他靈機一動就把秦修采挾持來,利用這個人瓦解譚弘軍中的鬥誌——在當時的大多數軍隊裏,師爺在小兵眼中絕對是高高在上的,讀書認字的文人在普遍文盲的軍人中鶴立雞群,見到師爺大多數人都是要行叩頭禮的。為了加強震懾效果,周開荒還在秦修采講話前導演了一次火箭齊射。
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秦修采的話,譚弘就是一點兒也不信。從最初的震驚中反應過來後,譚弘馬上就意識到秦修采是在撒謊。
首先他早已經得到報告說文安之的大軍東返奉節,這麽龐大的兵力調動很難隱蔽,譚弘不信幾萬明軍能在沒有大量船隻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自己鼻子底下,他們連能不能這樣迅速地移動都是很大的疑問。而且若是文安之真的到了,雖然他手下以陸師為主,但那也絕不至於僅僅派這樣幾條小船來向自己示威。看著依舊漆黑一片的江上——射完火箭後周開荒又將引火用的火把都熄滅了,譚弘知道對方若是真有實力的話,不可能是這樣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樣,剛才也會是銃炮齊射,而不是十幾支虛張聲勢的火箭而已。至於江上的船,譚弘感覺好像就是自己大營裏的那幾艘——若真的是文安之來了,還會用他譚弘的船嗎?